当前位置:

足协眼热民间草根球赛

来源: 24直播网

果不其然,中国足球协会并未抵挡住对民间足球比赛的关注和渴望管理的冲动。在8月25日,他们发布了关于印发《中国足球协会社会足球赛事活动赛风赛纪管理办法》的通知,进一步加强了社会足球跨区域赛事的报备与违规处罚机制。

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各级各类群众性足球赛事活动,统称为社会足球赛事活动。这也就意味着,像贵州村超、苏超、赣超、汉超、湘超等民间非职业球赛,都将被纳入足协的管理范畴。通常情况下,行业协会如足协所行使的权利和管辖范围仅限于其会员,而足协却能监管非会员的民间足球赛,这背后其实有着深层的原因。

中国足协虽然在法律上是“民间组织”和“非营利性组织”,但在实际运作中,它具有浓厚的“官方”或“政府背景”色彩,被赋予了大量行政管理职能。足协与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历史上的紧密关系,使得它更像一个“延伸的政府机构”。足协的核心领导通常由国家体育总局任命或推荐,其运作资金部分来自市场开发,但也严重依赖政府的财政拨款和支持。

中国足协管理全国足球运动的权力,在很大程度上是由《体育法》等法律法规授予的。它既是政府行使行业管理职能的机构,又是事实上的“管理者”和“自律组织”。然而,在法律上,足协对非会员的民间足球比赛并没有直接的、强制性的监管权,但通过多种方式和现实中的影响力,其监管范围可以有效地覆盖到这些比赛。

民间足球比赛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,最先兴起的是贵州榕江村超。榕江村超的火爆并非偶然,而是天时、地利、人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足球在榕江有深厚的人群基础,几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业余足球队。球员大多来自各行各业,政府对村超的巧妙引导与支持是村超火出圈的关键推力。政府提供场地、安保、组织、宣传等后勤保障,让民间足球热情得以尽情释放。

随着民间足球比赛的火热进行,各地纷纷举办起了类似苏超这样更高级别的政府组织非职业球赛。苏超的火爆离不开民间足球联赛火热的大环境,还离不开它十三个城市的梗文化推动。苏超的巨大经济效益,远远超过了比赛本身的胜负意义。

面对热火朝天的民间足球比赛和坐冷板凳的中超联赛,足协感到了压力。他们没有存在感,于是就自己刷存在感,试图把手伸向管理这些民间球赛,做你们上面的头头,再分点肉吃。于是就有了足协发布的《中国足球协会社会足球赛事活动赛风赛纪管理办法》。

从法律层面看,足协对其会员、注册的俱乐部、教练员、运动员等具有明确的、强制性的约束力。但对于完全独立于足协体系之外的“纯民间比赛”,足协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去强制监管或处罚他们。然而,足协可以通过间接途径实现广泛影响。比如,通过要求举办具有一定规模的民间足球赛事进行备案,在备案过程中要求遵守相关的管理办法。此外,足协制定的《足球竞赛规则》解释、裁判法、场地标准等,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所有足球活动的参考标准。

从逻辑层面看,足协的延伸监管有助于维护整个足球生态的秩序。然而,这种缺乏清晰法律边界的广泛影响力有时可能导致权力滥用或“管得过宽”的争议。因此,足协在监管民间足球赛时需要明确其必要性和边界,避免过度干预。

未来,随着越来越多的规范和专业化要求介入足球行业,包括民间足球赛在内的所有足球活动都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管和管理。至于被足协监管后的民间足球赛是否还有看头,时间会给出答案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期待看到的是更加健康、有序的足球生态环境的形成。